close

2008.03.20

4千美軍喪生 伊戰成本3兆美元
中時電子報


  3月20日,美國入侵伊拉克屆滿5周年,全世界的輿論紛紛,但沒有任何媒體對這場戰爭持正面評價。
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史迪格勒說,布希政府在戰爭費用方面欺騙了世人,他說其伊戰的經濟成本至少有3兆美元,還應加上其他國家為此提供的另外3兆,總數達6兆。

  這幾天,4000人與3兆已成為美國人議論的口頭禪,4000人指美軍死亡了4000,3兆即指經濟損失3兆,這與布希政府向來的說法距離太大。

  在開戰之前,白宮經濟顧問對《華爾街日報》說,攻打伊拉克的軍費將達1000至2000億美元,這話立即遭白宮駁斥說估計太高了,而國防部長倫斯斐更指這是「胡說八道」。布希政府說可能花費500億美元,這不是亂估就是有意欺騙。

  其實不僅是在軍費方面欺騙,開戰的理由也是欺騙,所謂哈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,甚至在開戰之前就搞不出證據,而指稱哈珊與「基地」恐怖組織勾結更是杜造,只不過以此欺騙世人。

(民主時代,政客早已學會要如何"騙"取民意的支持,無怪乎早已有人告訴大眾政治是高明的騙術) 

  史迪革勒認為布希政府在戰爭費用一事上既無能又不道德,在伊戰期間有了大量預算赤字,但卻為更富裕的人減稅,於是不得不靠借債來提供軍費,戰費不是靠公民納稅提供,而是將部分轉嫁於後代人。布希政府把注意力集中於戰爭的直接開支,而不考慮今後的負擔,尤其是退伍軍人未來的殘廢撫恤金和醫療費用。據統計,伊戰美軍受傷人數是陣亡人數15倍,約5萬2000人,伊戰老兵普遍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,而已有165萬士兵參加了伊戰,美國要為其中40%提供殘廢撫恤金,僅此一項就可能達6000億美元。

(現代戰爭打傷人比打死人還傷,因為打傷了人國家還要撥人撥錢去幫戰士養傷與復健,資源消耗更大,更容易拖垮一個國家)
 

  《洛杉磯時報》的估計則不是經濟性的,而是預算性的,它說政府支出8000億元,是美國首次對外借款支付戰費,下一代的人將為此向債權國支付利息。美國人將面臨9兆美元的國債(最大債主是日本與中國),而伊戰為債務添了很多。這樣看起來,布希的伊戰不但使美國當前的經濟衰退,使這一代人受苦,還將遺患下一代。

(老美和老共借太多錢的話,老美處理台海問題就更不容易直起腰桿)



中國時報 2008.03.19 
國際瞭望:伊戰的受害者及受益者
本報訊

     美國經濟大糟,使全球國家蒙受損失,聯邦準備理事長一再降息,但難挽美元的頹勢,美國總統布希前天說經濟雖不妙,但仍在控制中,這有點自欺欺人,其實全世界的損失,不能不歸咎於布希政府的伊拉克戰爭。 

     何以故?因為目前國際經濟最受影響的是高油價以及美元的不斷貶值,這使國際間對經濟前途大失信心,這心理因素不但影響到歐洲,甚至亞洲也難逃危運。 

     當美國醞釀要入侵伊拉克時,國際原油價格已經不穩而上升到37美元一桶,現在呢?經過5年戰爭目前油價升至空前的110美元天價,而誰知道還會漲到什麼程度?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」的分析很有道理,它說不會增產以平息油價,因為目前石油是處於供過於求的水準,油價之所以上升是由於預期心理及美元貶值所致。 

     布希政府侵略伊拉克時,原估計的軍費是500億到600億美元,但打下來的結果,目前軍費已較原計畫增了10倍,而布希政府還不斷要國會增加撥款,他把心力與財力都花在伊拉克了,政府財政赤字豈能不大增?美元豈能不止貶?

(何止10倍呢?) 

     布希政府損人不利己的事真莫過於這場戰爭了,說是解放伊拉克,但伊拉克人民這5年來冤死的已有50萬人,財產損失則無法估計,而生活呢?哈珊統治時,巴格達每天停電平均8小時,而現在每天有電的時間不過8小時。 

     有因此戰爭受益的嗎?有其一是伊朗,想不到美國為它鏟除大敵哈珊後,現在伊拉克有一個什葉派政府倒向了它,使它如今在伊拉克問題上舉足輕重。其二是「基地」恐怖組織,它原已無立足之地,恰好有了伊拉克讓它施展身手,使勢力更壯大,而阿富汗的「塔里班」游擊隊也連帶受益,現在已在反撲了。

(老美的對頭現在講話越來越大聲了,伊朗是其一,另一個是委內瑞拉,他們都靠著石油發了財。還有千萬別忽略了俄羅斯。)
 

     國際任何因伊拉克戰爭而受打擊,但卻有私人企業受益。美國副總統錢尼經營過的哈利伯頓公司,3年內便與伊拉克及阿富汗簽了120億美元的合同。美、英石油公司因油價上漲的獲利更難估計。恆久不散。

(重點來了,小布希政府的金主與關係企業發了)

 

  美國是世界上石油需求最高的國家,雖然美國也有豐富的石油產量,但是不夠用,絕大部份也都開採出來了,確保油源穩定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至為重要,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自然是美國的國家戰略重點。

  1990年海珊吃了科威特,美國當然不會坐視,最後打了波灣戰爭,這一仗打得海珊不但把吃下去的科威特吐出來,還元氣大傷。不過海珊在伊拉克的權力還是很穩固,老布希選總統輸給柯林頓,離開白宮,海珊政權還沒垮,當時就有評論說兩個男人的戰爭最後還是海珊贏了。

  小布希當了美國總統,當然視海珊為眼中盯。不論以國家戰略,家族與金主的利益(布希家族作石油生意起家的),還是個人恩怨,這個帳都是要算的,當然就要想盡辦法幹(太粗俗了嗎?改成"除"好了)掉海珊。最後不惜掰出假證據出兵(台灣也發生過掰出假證據欺騙選民的事),想說憑美國絕對優勢的科技與武力,除掉海珊政權易如反掌。只是海珊除掉了,伊拉克也亂了,美國也只有繼續花大錢去當伊拉克的警察,時間拖得越久,美國也陷入的泥沼。

  一干人等是發了戰爭財,可是更多人倒楣,你我都在其中而不自知。戰爭原本就是油價推昇的主要原因,物價上長,生活開銷變大,更別提未來經濟停滯的風險。這裏面有不少的責任在"亂搞"的小布希政府身上。但是這個爛攤子,還得靠後繼的美國總統用高明的政治智慧(如果有的話)去解決。

  故事說完了,牢騷也發了,日子還是要過。阿志一向都騎腳踏車上下班,省了不少油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e9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